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个人会员大会在京召开 |
12月21日,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个人会员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赵沁平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王战军教授、清华大学陈皓明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丁雪梅教授主持。
赵沁平院士在讲话中对会员部开展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会员部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他还以“学会的价值和定位”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指出学会的宗旨在于引领研究生教育学术研究、促进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个人会员的价值在于认同学会宗旨,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并能够主动参加学会的各项服务;会员部应通过信息、研究、交流、评价、咨询、培训等方面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最后,针对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存问题,特别指出了推动研究生教育学研究和建设稳定的研究生教育研究队伍的重要性。
在会员代表发言中,华南理工大学高教所所长张乐平教授表达了对学会和会员部的肯定,指出会员部的良好运行为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搭建了有效平台;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李娟教授强调了个人会员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研究生教育上的责任,并期待会员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资源共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高杰对会员部如何更好地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员部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梁大鹏教授从会员部的定位、已开展的工作情况和未来设想3个方面报告了会员部的整体工作。他指出,自学会会员部于2012年10月20日成立以来,本着“参与、切磋、分享、共进”的宗旨,“发展会员、服务会员,以及促进会员个人事业及学会工作的共同提高”的工作定位,开展了相关工作。目前,会员部已吸纳会员417人,其中高级会员46人,学生会员28人,开发了会员部网站,搭建了主题论坛和微信公众平台,并积极开拓渠道,为个人会员争取参与到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研讨的机会。在下一步工作中,会员部将把吸收会员、进一步改善会员结构,开发更加丰富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建设一支稳定的研究生教育研究队伍作为工作重点。
在中心论坛圆桌讨论环节中,与会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研究生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教授分享了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培训的经验,指出研究生导师应具备较好的学术活跃度,构建完善的科研平台,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虹教授从基于效果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生分类培养目标和建立现代教育治理结构,解读了清华大学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对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重要改革;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教授介绍了天津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要点,提出了“简政放权”的理念和充分进行顶层设计以及校、院二级有机结合的实现手段;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赵学增教授介绍了研究生招生结构化复试面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情况;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屈晓婷教授根据本学校的实践指出研究生德育工作应以创新人才学术成长和全人发展为目标,着眼于角色认同的角色支持,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五原则的有效工作模式;东南大学高教所耿有权教授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四维境界,并指出了只有实现了“内外结合”,研究和管理实践充分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理想目标。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冯征教授等专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大会还以“培养与实践”、“管理与体验”为主题进行了分组交流,32位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和相关理论的探索做了汇报,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屈晓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岩教授、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李娟教授受邀对此环节进行了主持和点评。交流主题深入,内容丰富详实,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思想交流。另外,会场设计了采访、微信群讨论等互动环节,广泛分享与会代表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体会。 本次大会共收录了70篇文章及案例,130余位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教育专家、学者、研究生和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部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