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分部和研究生分部承办第三届个人会员大会研究生学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分论坛 |
2018年10月15日,第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个人会员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近300位学会个人会员及研究生教育战线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展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当天下午,作为大会的重要议程,会员部理论研究分部和研究生分部承办以“研究生学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为主题的分论坛隆重拉开帷幕,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志教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闫广芬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永红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罗英姿教授、清华大学王传毅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分论坛,分论坛分别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文辉研究员和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乔刚主持,与会的教师和研究生共计100余人。 周文辉社长首先介绍了出席专家并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此论坛的内容紧紧围绕研究生的学业发展、师生关系、个人成长等问题或需求,开展形式包括专家解读和师生对话交流,以切实将“学”与“教”主体的需求紧密结合,全方位解析研究生个人成长规律和探讨研究生德才兼备的育人途径。
东北师范大学刘志教授作了题为《研究生教育中和谐导生关系何以可能?》的报告,从非生产劳动、认识与实践、权利与义务、等级次序四重维度,分析了导师和学生的关系,认为当下导生关系构建存在着制约瓶颈,要把握实现学生充分培养和避免过度使用、实施有利影响和防止过度控制、师生有情和师生有别的边界,提出构建和谐的导生关系应从提高导师立德树人水平,明确导师的基本行为规范,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天津大学闫广芬教授作了题为《研究生成长进阶之路:点、线、面的渐进与共构》的报告,从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学习区别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寻找学习的方法线,指出面向未知、创新理念的重要性,鼓励在场研究生守住本分、不忘初心,找准自我定位,追求真理、奉献社会,在探求学问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同时,南京农业大学罗英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徐贞进行了论文宣讲,分别就我国博士生职业选择与发展影响因素、理工科博士生就业偏好及影响因素向参会成员分享了有关博士生个人成长的学术观点。
分论坛的对话环节由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乔刚主持。刘志老师、闫广芬老师、周文辉老师、裴旭老师、马永红老师、罗英姿老师和王传毅老师与与会的教师和研究生展开对话。最后,与会师生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学术互动交流活动,针对参会研究生在学业发展及个人成长方面遇到的问题,如新教师应如何因材施教地指导研究生,研究生应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科研的关系,如何能够写好期刊发表水准的论文,如何能够和导师形成良好的导生关系等,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为研究生们答疑解惑。
本次分论坛聚焦于研究生学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讨论,与会专家的言传身教对研究生的成长产生了实际帮助,倡议师生汇集众智、齐心协力,共同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增砖添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