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观点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穆晓星 李娟  北京工业大学
        1.以行业为导向,把社会、企业纳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目标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较高要求,在招收对象上却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收的在职人员有很大差异,而是招收无任何社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培养形式为脱产全日制,相比较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培养中缺乏实践锻炼,拉大了学生现实能力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的水平差距,对高校原有的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是以行业为导向,把社会、企业纳入到整个培养过程中,这对高校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2.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体系化、制度化建设。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与课程、论文并肩的培养形式应学习课程、论文的逻辑关系,进行体系化、制度化建设。东南大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教学大纲根据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明晰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包括课程内容的习得即知识的习得和
能力培养的要求,又将课程知识的习得提出七方面的要求,能力获得有6方面的要求。无论对知识还是能力方面的习得进行方法上的建议和时间上的安排。例如知识要求“了解单边拉普拉氏变换及其主要性质,熟悉电路的复频域模型及其计算方法,了解系统函数的概念。(9课时)”,能力要求“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教学大纲还明确了考核方式,“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明确要求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90%。
将专业实践作为一个课程体系,建立类似课程大纲的专业实践课程大纲。首先,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知识类课程体系建立联系,如设立或者将某些课程作为专业实践的先修课程,满足专业实践过程中的知识需要,当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作为专业实践的先修课程,应有要求,比如是学科/专业介绍性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企业比较紧密的选修课程等。其次,还应将专业实践的目的、内容、考核方式、时间安排作出明确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实践。明确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能力应满足哪些方面的要求,例如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有效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意见、信息的能力等。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对专业实践效果进行评价。
        3.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机制的变革与创新。目前各高校都已建立相应的专业学位教育与管理机构。如清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成立全日制工程硕士项目指导委员会,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监督和指导项目运行,以保证培养质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以学科带头人牵头的工程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小组,形成宏观管理、咨询与指导、监督与评估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成立专门机构,即工程硕士办公室,加强与企业人事组织部门的工作联系。
        如何使管理机构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还需要以下管理机制的变革与创新手段:明确学校、学院、导师和企业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各自的职责;构建网络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管理和考核体系;利用双导师制,加强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习实践的过程管理。